2017年5G第一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,5G位于當年重點任務的第四大項,在該項的表述中也位于新材料等五大新興產業(yè)之后。2018年再次被寫入,5G位于重點任務的第一大項,位置在集成電路之后,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國5G已經走過關鍵技術的研發(fā)階段,距離商業(yè)化、產業(yè)化越來越近。
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,“2018年要加快制造強國建設。推動集成電路、第五代移動通信(5G)、飛機發(fā)動機、新能源汽車、新材料等產業(yè)發(fā)展。”這是5G第二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。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,“全面實施戰(zhàn)略性新興產業(yè)發(fā)展規(guī)模,加快新材料、人工智能、集成電路、生物制藥、第五代移動通信(5G)等技術研發(fā)和轉化,做大做強產業(yè)集群?!?/span>
相關預測顯示,中國2019年將大規(guī)模啟動5G基礎設施建設,7年之內總支出將達到1800億美元(約合人民幣1.2萬億元)。市場調研機構HIS Market發(fā)布的《5G經濟:5G技術將如何影響全球》則預測,到2035年,5G將在全球創(chuàng)造12.3萬億美元的經濟產出。
相關研究報告指出,從5G的投資時序來看,2019~2025年將是中國5G網絡的主建設期,基站天線等設備將最先受益,預計2019年就會起量,投資規(guī)模應該在700億元左右;通信網絡設備將是最大的受益者,2019年的投資規(guī)模將達到5400億元;總體而言,在完成目前4G覆蓋效果的目標下,中國需要的5G基站數量將達到現有4G基站數量的2倍,5G整體投資將至少達到4G時代的1.5倍。
值得注意的是,根據全國人大代表、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劉多在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披露,截至目前,我國提交的5G國際標準文稿占到全球的32%,牽頭的標準化項目比重達到40%,這表明中國5G無論是推進速度還是質量,在全球范圍內均屬較高。
業(yè)界常說,中國在1G時代是空白、2G時代是跟隨、3G時代是突破、4G時代是并跑,5G時代將成為“領跑者”。那么,究竟哪些中國廠商將在5G時代受益?多位業(yè)內人士在交流中指出,從通信設備角度來說,華為和中興無疑將成為中國5G的最大受益者,從5G終端角度來說,以“華米OV”為代表的中國智能手機廠商,都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在2019年推出5G手機,從而在全球市場上搶占更多的份額。